校内动态 首页 > 校内动态
我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

发布日期:2021-01-14


为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全体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113日上午,我校在水墨桃园大剧院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书记吴昊,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建平,副校长甲任、毛英、马昌威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吴昊主持。

向武以“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主题,分别从“认识课程思政”“领悟课程思政”“实践课程思政”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课程思政的政策、理论和要求,循序渐进地解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主体、地位、作用、内容、方式和功能,脉络清晰地阐明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路径和举措。

向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高校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课程思政是学校工作的高频词。他强调,作为教师要明白到底什么是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怎样挖掘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元素?他讲到,“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它的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进行价值塑造、价值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的一种思政教育模式。他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校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充分发挥校院整体推进作用、教研室主导作用和教师主体作用。他强调,课程门门有思想政治,教师人人讲育人,抓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提高认识、掌握方法、积极践行,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吴昊强调,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我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要求,各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此次会议精神上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着眼大局、同向发力,聚焦问题、狠抓落实,切实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他希望全体教师,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在推进学校“两评估、两转型”发展战略、全面迎接本科合格评估的关键阶段,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做一个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视野上有广度,内容上有热度,融入上有力度,实践上有强度,情怀上有温度的合格教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