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动态 首页 > 校内动态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

发布日期:2018-10-18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知识

  1. 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英语语言知识,熟悉英语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掌握语言学、英语文学、外语教学、翻译、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系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基本情况和知识。熟悉中国文化,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

3.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学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教学实践方法,具备一定的英语商贸等领域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

音素发音、重音、音变、语调、正音等英语语音基础知识;掌握10000-12000个词汇,正确并灵活运用其中的6000-8000个词汇及其基本搭配、构词形式、动词短语等词汇知识;语态、时态、各类从句、虚拟语气、动词各类形式及用法等英语语法知识;

语言学科知识:

语音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基础语言学理论知识;英国/美国文学史及主要作家和作品相关知识;中国及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学、地理历史、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外语教学各流派和方法;商务/旅游英语相关词汇、写作、翻译基础知。

其它知识:

藏、羌民俗、文化知识

能力

1.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2.应达到英语专业四、八级水平,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普通高校计算机能力测考试(一级及以上级别)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考试(一级及以上级别)。

3.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实探索精神。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4. 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现代教育理念、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与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

5.具有使用常用教学设备的能力,具备中小学班级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和沟通能力;具备英语商贸工作的基本能力。

6. 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英语语言基本技能:

英语听力(VOA、BBC等外台新闻广播、专四专八听力能力标准)、英语口语(日常会话交际、话题讨论、英语演讲辩论)、英语阅读(各类英语文本、英语报刊杂志)、英语写作(能地道流畅地完成各类话题的论述和各类应用类、商务类应用英语写作)、笔译、口译(能完成各类体裁文本的中英文互译,能比较准确地进行会议、发言等活动中英文口头互译);具备使用第二外语的基础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办公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外语教学的制作或操作能力;

外语教师的教学师范技能:

书写、简笔画、教案写作、教学设计、说课备课、模拟教学、课件制作、班级管理等外语教师的职业技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教学理论知识进行基础的科学研究的能力;管理和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

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实践项目:

英语口语角;各级写作、口语、阅读专业技能竞赛;学生师范技能竞赛;学生英文刊物的创办;英语专四、专八考试培训、教师资格证等外语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报考、科学工作能力实训、教学见习和实习等。

素质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宽容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正确判断的能力。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艰苦奋斗、诚信守法、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品格。

3.具有浓烈的中国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

4.具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基本健身技能。

思想道德修养:

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和修养;熟悉了解国内外时事、国家形势与政策。

综合人文素养:

了解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了解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教育等领域相关知识;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具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和能力。

素质拓展的实践训练:

英语学科竞赛、学生科研、研究生报考、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英语学习软件研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