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有追求完善的主动意愿,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理论课程、企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2.1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学习、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主动积极地查阅各种资料,利用各种现有资源较好地去解决问题。
通过课程综合实验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3.1具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随机应变并协调。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4.1 具备社会调查和市场调研的初步能力;能初步撰写生物科学文件。
2.4.2 初步掌握生物科学项目评估和选择合理的技术与工艺方案能力。
2.4.3 具有生物科学项目运行与维护的初步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5.1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在学习过程中不循规蹈矩,具有不断创新的勇气和素质。
通过理论课程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6.1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其相关常用软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常见生物科学领域的相关仪器设备。
通过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课程与教学环节来实现。
2.7.1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2.7.2 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通过大学英语、英语听力、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与教学环节实现。
2.8.1独立思考,具有求真务实精神,有理性的批判意识,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初步能力。
通过教师教育课程模块课程与教学环节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