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 1.掌握美术基础理论知识;
2.掌握专业技法技能知识;
3.掌握中小学美术教育基础知识;
4.掌握通识工具性知识;
5.掌握交叉学科知识;
| 主要教学内容:
1.1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艺术管理等;
2.1造型学、色彩学、构图学、解剖透视学、各类美术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理论等;
3.1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科教学论等;
4.1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5.1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科学与人类简史等;
主要实践环节:油画风景写生、美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等及其他课内实训;
|
能力
| 1.具备本专业扎实基本功和一定造型能力,了解和掌握该专业创作技法和形式特征;
2.具备应用一定的美术学方法开展研究、创作、鉴赏及评价能力;
3.具有从事基础美术教学能力,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研究能力;
4.以所掌握的美术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开展一定的创作实践能力;
5.能开展一定的学术交流与团队合作,能比较完整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习研究成果;
| 主要教学内容:
1.1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各类美术创作专门领域的技法、毕业论文(设计)等;
2.1毕业论文(设计)、美术鉴赏、艺术管理等;
3.1美术学科教学论、美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学、心理学等;
4.1毕业论文(设计)、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考察、玻西漆画、祥巴版画等;
5.1艺术管理、美术文化活动策划、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与表现等研究性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设计)、美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职业认知见习、毕业实习、教育学课程综合实践、心理学课程综合实践以及课程课内实训、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考察、艺术创新创意综合实践;
|
素质
| 1.具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思想,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3.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感;
4.具有良好的专业学养;
| 主要教学内容:
1.1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2.1军事理论教育、大学体育、通识选修类课程等;
3.1美术鉴赏、艺术概论、科学与人类简史、通识选修类课程
4.1艺术创新创业综合实践
主要实践环节:大学生素质拓展、职业认知、大学生创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特色文化传承、军事技能训练、特色文化传承、假期社会实践、教育学课程综合实践、心理学课程综合实践艺术创新创业综合实践、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
|